学院文件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日期:2014-09-24  |  编辑:编辑:科研处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

 

一、“十一五”改革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学院在邵阳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紧紧围绕邵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教学、学生和学院发展为中心,严格按照学院发展三步走的思路,突出招生、内涵建设和债务矛盾化解三个方面的重点,精心部署,规范管理,务实作为,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

1、学院发展思路逐步理清,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学院面对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按照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基础差、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不配套、办学特色不明显、债务矛盾比较突出、发展任务重和压力大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摸清情况确定思路、摆脱困境打好基础、加快发展提升质量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学校保持了大局安全稳定,没有发生重大事故;积极整合学院资源,充分利用和妥善处理资产,不断充实基本办学条件,以机电校区为基础基本建成了一个能容纳4000名学生学习的统一校区,学校形象有了一定的改善;学院人心凝聚,管理逐步规范,队伍不断加强,政令畅通,执行力不断增强;债务总额明显减少,债务结构改善,债务总额由期初的8000余万元减少至期末的近5000万元,债务结构由主要欠个人债务转化为主要欠银行债务,债务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就业质量明显提高。2009年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底我们成功获得了单独招生的资格,严重制约学院发展的招生困难瓶颈有望突破。学院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发展目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十二五”各项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学院坚持对接产业调整专业布局和建设规划,将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会计电算化、生物制药技术等专业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积极探索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项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1个,校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3个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7个,建立了邵阳二纺机、神风动力、三一湖汽、维克液压等校外实训基地40多个,机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央和地方财政合计投入建设经费320万元。紧紧依托用人单位,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互动、校校合作新路子,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生物制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分别与德昌电机、中山职院、邵阳路桥、亚牧制药等企业和学校建立了紧密的校企、校校合作关系,实现了订单式培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工作思路,实行队伍建设三年提高计划,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共引进专业教师5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8人,双师教师15人;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院级专业带头人3人;立项省级科研课题 12项,市级科研课题 18项,编写教材29本,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360余篇。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对口支援,年培训各类人员1200余人次,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000余人次;学院有农业部援外专家1人,在企业、农村担任技术指导工作人员30余人。

3、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学院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机关管理,修订完善了《系(部)目标管理方案》、《后勤目标管理方案》、《机关目标管理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积极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把关系到学院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落实到部门,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间,逐件狠抓落实。改革人事分配制度,逐步推行定编、定岗、定责的全员聘任制,坚持待遇向教学一线倾斜,实行教学一线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特殊津贴。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自2008年以来,职工年均年收入涨幅超过10%。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学院自主创收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加强预算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手段,确保了资金使用的效率,确保了正常运转。扎实开展作风整顿,出台了“八认真、八做到”有关规定,确定了把学校当作家、把学生当作亲人、把工作当作事业追求的邵阳职院人职业精神,实行学生事项首问责任制,逐步形成了想事干事的氛围,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向着规范化、精细化迈进。

4、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保障作用显著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委中心组和院领导、中层干部及广大党员平时的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委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班子建设,着力塑造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廉洁高效、团结协作的班子形象,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一切以学生成才为根本,以德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为保障,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的育人观念,认真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教育。积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标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迅速壮大,力量不断增强。积极推行基层党组织责任目标管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健全了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干部的培养教育,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认真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百岗明星评比等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和民主党派及党外人士在学院建设中的作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校园安全稳定,学院清洁廉明,确保了学院健康和谐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办学经费短缺,办学条件不配套,学校形象差,配套建设任务繁重;二是生源减少,招生环境竞争激烈,招生规模突破难;三是以专业建设为重点的内涵建设没有形成特色,实践性教学尚需力求突破;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规范管理仍需进一步强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有待着力推进;五是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机遇

1、国家经济的大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好机遇

《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途径实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更多财富,实现国强民富、改善民生的发展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今后十年的职业教育发展做了全面规划,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由2009年的1280万人达到2015年1390万人、2020年1480万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相对应的分别达到16600万人、29000万人、350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依然宽广。

2、高职能人才倍受关注

2010年5月25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强调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第一次把高技能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并列,作为建设重点统领其他人才队伍建设;2007年10月,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全省企业组织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百万培训工程”等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开展“首席技师”、“名师带徒”等活动,每年完成技能培训10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技能人才的竞争,高技能人才倍受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和企业欢迎。

3、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支撑

“十二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通过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实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市“十二五”期间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

一是加速现代农业建设,到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5.4%。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50%,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5%,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45%;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市本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各县农产品质检站,加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全市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监控网点100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突破200个。

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建设,到2015年工业产值达到610亿元,年均增长16.2%。发展壮大三大产业群,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群到十二五期末产值达400亿元,主要是抓好三一湖汽、二纺机、维克液压、神风动力等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加工业群到十二五末产值达到300亿元;造纸工业群到十二五末产值达到150亿元。改造升级四大传统产业即建材产业、纺织产业、化工产业、炭黑和皮革产业。扶持三大新兴产业,其中:生物制药产业主要是抓好湘中制药、玉新药业(中南制药)等企业,建设生物制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抓好大成科技、南方电子等企业,发展液晶显示屏、消费类整机、新型电子元件等产品。

三是加快拓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加速发展旅游业,到2015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总量达到150亿元,年竣工房屋面积60万平米以上;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物业管理市场和室内装修市场,培植一批房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骨干企业,推动房地产评估、经纪、咨询、测绘、拍卖等行业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网络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这些发展举措为我院学生就业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4、邵阳市委、市政府对我院的高度重视和学院教职工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强烈愿望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巩固提升高等教育,大力推进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改善基础办学条件,争取建设为重点高等职业院校;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院教职员工思想高度统一,人心凝聚,心系学校,心想发展,务实作为,为加快我院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十二五”的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在保生存中求发展、求提高的发展思路,以实施办学条件配套三年规划、改善学院基本形象为突破口,通过完善办学条件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并举、深化教学改革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重,力促管理加强、队伍提高、内涵提升,争创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实现加快发展、提升质量第三步发展目标。

2、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将招生专业数稳定在20个左右的基础上,针对我市4-5个支柱产业,重点建设好制造类等2—3个专业群,使在校在籍全日制学生达到6000人、函授学生达到1000人以上;年开展各类培训教育达到2000人次以上;年职业技能鉴定2000人以上。学院年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其中职业培训收入占事业收入的15%以上。逐步把我院建设成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为邵阳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服务中心和省级骨干高职院校。

四、“十二五”的主要任务

1、专业建设

一是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整体水平。根据邵阳市“十二五规划”关于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思路,结合我院自身条件,对现有专业进行论证,对于生源好、就业率高、社会急需的优势专业,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对招生、就业困难的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紧扣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增设新专业,争取与华泽集团合作开办生物发酵专业。

二是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打造品牌特色专业。重点抓好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含电梯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生物制药技术、旅游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重点专业建设。通过努力,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按期通过省级精品专业验收;到2015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达到省级特色专业水平或成为省级特色专业,每个系都有一到两个院级精品专业,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实验实训设施、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等方面有鲜明特色。

三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依托教学、育人、就业、服务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校企互动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展教学,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力促全院80%以上的专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个系都要有技术服务项目,每年横向到账经费不少于20万元(面向三产类专业不少于8万元)。

2、课程建设

一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课程改革,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每个重点专业要有3门以上精品课程支撑。

二是实施合格课程验收。编制合格课程验收三年计划,制定合格课程标准,建立合格课程验收组织机构,对所有课程进行合格验收,促进学院整体教学水平提高。

三是加强教材建设,注重特色教育。十二五期间开发校本教材10部,主编或参编高职高专教材20部。

3、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建立科研激励约束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培养一批科研能力强,尤其是技术能力强的团队,逐步使科研工作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将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纳入教学系(部)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设立科研工作专项经费,学费收入用于科研的经费不低于2%,十二五期末力争达到5%;进校科研项目经费以2010年为基数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国家级项目有所突破,每年省部级课题 2-3项,厅级项目6-8 项;教师人年均发表论文0.5篇以上,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年均15篇以上;争取每年为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建设发展,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调研或咨询报告3篇以上,应用技术类企业合作项目每年超过10项。

二是创新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服务机制,加强科研基础建设工作,以现有教研室为基础,组建机电制造技术研发中心、食品药品监测检验中心、邵阳经济信息平台,增强为行业和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我院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十二五”前两年要有所突破,后三年要基本形成规模。每个专业有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1个以上;学校有重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3个以上,有1项以上研究成果,有市州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以上。

三是努力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力争“十二五”期间将《学报》办成有公开刊号的学术期刊,为学院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优质平台。

4、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坚持“内培外引、提高质量、营造环境”的方针,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到2015年,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35%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培养20名左右教师成为院、省级专业带头人,其中5名以上省级专业带头人;立项省级教学团队2个以上,实现省级教学名师零的突破。通过实施教师三年引进、三年提高计划,将在职教职工总人数控制在430人左右的基础上,每年按需引进15名左右专任教师,到2015年使教师的人数达到258人,改善教师结构;同时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加强对干部的培训、监督和管理,明显改善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建立起一支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与学院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高效、精干的党政管理队伍。使40岁以下的管理人员在三年内达到专科以上学历,新提拔到科级岗位上的人员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提拔到副处级以上领导岗位上的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教学管理人员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三是以提高教辅和工勤人员岗位技能为重点,切实提高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促进岗位成才。使专业教学辅助人员在三年内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和相应的技能等级资格;男45岁、女40岁以下的工勤人员在三年内通过自学或参加技能培训取得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职业从业资格等级证。

5、办学规模与学生就业

一是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企合作和定向培养等有效工作途径,加大对学院的宣传力度,扩大学院影响,树立学院形象,突破招生瓶颈,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到“十二五”末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达到6000人,其中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不少于360人的专业达6个以上。

二是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广开生源渠道,努力使函授招生在“十二五”末突破1000人规模;提升培训层次和培训水平,努力使学院成为邵阳及周边地区的职业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心,到2015年培训科目或工种达到30个以上,短期职业培训年均达2000人次以上。

二是形成完善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体系,逐步推动招生就业工作进入专门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形成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为基础,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就业服务网络,使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成一批稳定优良的就业基地,构建学校、社会、企业、市场多元联动的就业网络体系,学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80%以上,逐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6、财源建设与教职工待遇

一是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体系,健全财务监督综合体系,切实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完成农校和经贸校区资产处置、积极争取上级拨款和专补资金、努力争取企业和社会赞助等途径,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十二五”期间,努力使人头经费拨款在13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增长10%,学费收入在17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增长15%,学院各项收入在“十二五”期间达到5000万元以上。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工生活,努力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处理好学院建设发展与教职工收入的关系,坚持在学院发展的同时,确保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达到或超过公务员发放标准。

7、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利用市场化的理念和运作手段,按照满足6000名在校学生和专业教学的需求,规划建设一个园林、文化校园。以实施三年办学条件配套建设计划作为学院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切实改变学院的基本形象。

二是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以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使每个专业群建有一个相应的生产性实训工厂,各种仪器设备应满足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

8、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原则、整体推进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力促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做到内涵清晰、特点鲜明,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配套建设好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比赛、文体活动等,形成以诚信、敬业为核心的职业文化。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9、校园信息化建设

建成校园网。加大各专业教学与科研信息资源库、数据库开发力度,逐步建成包括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文献资源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在内的信息管理平台。建成一卡通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五、“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

1、专业和课程建设重点建设项目

紧盯省十二五职成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努力创造条件,加强沟通,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促进学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实施全部课程三年(2011-2013)合格验收计划;申报省级骨干高职院校(2013年);申报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申报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项、特色专业项目3项。

2、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实施办学条件配套三年建设计划,新建实训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图书馆(办公楼)、4000人学生公寓、体育馆、篮球场、校园主道及配套道路、校园绿化美化等八大项目,添置实习实训设备,积极争取将办学条件配套三年计划纳入邵阳市重点建设项目范围,努力将我院建成邵阳市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综合培训基地,使学院基础设施完善,校园面貌一新。

3、实验实训条件重点建设项目

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搞好配套工程;更新升级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改建理实一体化教室、物流实训室,新建投资与理财实训室、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室、商务业务综合模拟实训中心、中药提取分离车间、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等实验场所,并按照教学需要增添实验设备。

六、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解放思想,创新办学理念

认真学习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引导全院教职工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紧密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办什么样的高职教育,怎么办?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进行再讨论、再认识,从而形成新的共识。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以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新的契机,从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原则出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社会需要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并构建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评价、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作品为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水平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学生自主创新工作室,切实指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式实践活动和专业技能训练,确保实验室、实训基地、体育设施设备、图书馆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与发展的管理机制。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完善学分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力争“订单”覆盖80%的专业、50%的学生;努力提高教学业务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率,“十二五”期末力争达到30%。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好教职工队伍

完善人事干部管理制度,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以及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管理用人机制,坚持把扩大民主、推进交流、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贯穿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务实作为,做好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坚持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强化岗位聘任。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员分流,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既定的专业布局,进一步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采取政策倾斜等有效措施,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4、改进和加强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全院师生员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关系,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师生员工实际问题的关系。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引导人,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促进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德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大德育”观,并结合学生实际具体化;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5、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依法治校,提高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认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治校、教授治教、民主管理。坚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数字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扩大系(部)办学自主权;提升机关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坚持党务、院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确保学院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关闭】【后退】


上一篇:图片新闻
下一篇:关于申报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校址:湖南邵阳学院路 邮编:422004 电话:0739-5302313 传真:0739-5302313

湘ICP备14005206号-1 湘教QS3-200505-00672

Coptyright© 201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对接产业   |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订单培养

在湘招生代码:4715    国际代码: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