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2015-04-02
 

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现就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较为系统的综合训练,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知识积累,增强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形成创新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基本素养。

2.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是课程学习的总结,检验和延续,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拓展专业视野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策略性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毕业设计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适应当前职业岗位的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转换的跨岗位职业能力,有效服务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3.毕业设计是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通过在企业征求毕业设计课题并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以及在毕业设计中可能产出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既为企业解决了生产问题,同时也使现场真实产品、先进设备、最新工艺和技术能及时进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二、明确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4.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中统筹安排毕业设计课程。毕业设计应作为必修课程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安排在毕业学年实施。毕业设计原则上应该集中安排,教学时数不得少于2周。以工学交替形式安排毕业设计环节的,实际教学实施时数不得少于48学时。

5.按照规定程序完整组织毕业设计教学实施毕业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实施前下达。学生根据毕业设计任务单指定的设计任务,明确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拟采取的设计方法,填报毕业设计规划书。毕业设计规划书经指导教师审核后,学生以团队形式或独立提出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形成设计方案的拟定、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设计方案的表达等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技术解决设计方案,形成体现技术实现的图纸、工艺文件、实物图片等,同时撰写反映设计项目(课题)成果实现过程和设计依据的设计说明书。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一般应组织进行答辩,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做进一步的论证和检验。答辩不通过的学生必须重新修改毕业设计有关资料,择期进行第二次答辩。

6.科学合理确定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按照专业性、实践性和适应性相统一的原则确定学生毕业设计选题。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能承载学生分析技术需求、查阅技术标准、借鉴技术案例和设计技术方案等策略性能力的培养,基本覆盖本专业的关键技术领域。选题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实际、生活实际,最好是来源于真实生产或工程实际项目,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任务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典型性,达到生产现场一般技术设计项目要求。设计项目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2周;每个学生独立完成1个设计项目,难度较大的设计项目保证每位学生独立完成1个子项目。鼓励学生与用人单位联系,直接承担符合上述要求的实际工程或研究课题。

7.规范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标准。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通过物化的产品或技术文件表达等,其中设计说明书是必备的技术文件。毕业设计成果要体现技术路线可行性、设计过程完整性、设计依据可靠性、技术文件规范性、技术方案科学性、技术设计创新性等要求。所制订的技术路线完整、规范、科学、可行,步骤合理,方法运用得当,既与对应领域中的设计规范一致,又有创新,能确保设计顺利完成。项目启动、任务规划、实地调研、信息分析提炼、技术参数确定、设计方案拟定、设计方案修订、设计方案成型、结论分析等基本过程完整。技术标准运用正确,有关参数计算准确,分析、推导正确且逻辑性强,参考资料的引用、参考方案的来源等标识规范准确,技术原理、理论依据选择合理。设计作品撰写规范,图表、计算公式和需提供的技术文件符合行业或企业标准的规范与要求;方案要素完备,能清晰表达设计内容,完整回答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能有效解决课题设计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达到设计任务要求。技术设计方案有特色、有创新或创意,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充分应用了本专业领域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

8.加强对学生设计实施的指导。高等职业院校要配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最多不超过15人。对于第一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必须对设计课题预做,并配备资深教师协同指导。指导老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毕业设计规划书必须经指导教师审核确认。指导教师要对过程(如试验过程、设计计算内容等)和设计结果(如结论、数据、图纸等)及时审查并作出评价。

9.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科学的考核。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要按要求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检查,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和指导教师履行指导职责的情况。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设计报告和图纸、实物质量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设计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完整地执行毕业设计各环节以及其在项目启动、设计任务规划、技术资料查阅、工艺分析、技术参数确定、设计方案拟定、设计方案修订、设计方案成型等过程中的表现。设计说明书评价主要考核其格式规范性、设计任务规划的完整性、中间工艺数据分析或方案取舍分析的逻辑性。设计成果评价主要考核最终形成的技术文件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技术参数、技术流程是否可以有效解决课题中的生产实践项目或问题,设计方案是否有独特见解和较强的应用价值等。毕业答辩评价主要考核对设计项目(课题)的整体把握能力、回答问题的针对性和正确性。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答辩委员会综合答辩情况、指导教师和评阅人意见评定成绩。

三、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领导

10.健全毕业设计工作组织与领导机构。高等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工作,建立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立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负责对各专业毕业设计成果评定。各系(二级学院)和专业教研室要建立专项工作小组和答辩小组。

11.强化毕业设计工作的常规管理。高等职业院校要将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列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分专业制订《毕业设计标准》,对毕业设计环节的课题选择、实施流程和技术规范进行具体的规定。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资格审查规定”、“毕业设计规范化要求”、“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毕业设计文本格式要求”等文件,规范毕业设计的执行程序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责任,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及实施过程的指导。建立毕业设计工作问责机制,严格毕业设计考核,确保毕业设计的实效性。

12.建立毕业设计工作校企联动机制。高等职业院校要将积极构建“校企联动”毕业设计创新平台,引进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逐步推行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使学生能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同时,要将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应用技术项目、企业的真实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做到毕业设计内容与行业前沿性技术及市场多变性需求同步,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专业技术领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3.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各学校要建立毕业设计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标准,将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教师绩效评价以及部门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省教育厅在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毕业设计抽查制度,将各校毕业设计抽查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转发《2015年度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视频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下一篇:2015年教学工作要点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 湖南省邵阳城南梅子井学院路

联系电话: 0739-5302313

学校邮编: 422004

学校传真: 0739-5302313

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在湘招生代码: 4715

国际代码: 12600

Copt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206号-1 湘教QS3-200505-00672 湘公网安备 430503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