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落实湖南省“楚怡”读书行动,4月18日,艺术创意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展了“诵红色家书 做四有青年”读书活动。党总支书记曾广喜主持了会议,300多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学生何悦川诵读了《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夏明翰致母亲陈云凤》和《不要来此谋事,因为此处并无薪水——毛泽东致表兄文运昌》两封家书。何悦川的诵读情感真挚,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学生。尤其是在诵读到毛泽东给表兄的回信中“上自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时,大家被毛泽东崇高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眼里没有私个人私利,有的只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的拳拳之心。
曾广喜在点评中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夏明翰宁死不屈,在刑场挥笔写下了生命中最后的绝命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首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气壮山河,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文运昌给毛泽东写信,希望能得到毛泽东的帮助。于是,毛泽东给表兄文运昌写了这封回信。这是毛泽东与外婆家中断联系整整十年后写的第一封信。毛泽东看重亲情,但与亲友交往中不为亲徇私,不为旧谋利。”
学生黄智香诵读了《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聂荣臻致父母亲》《说到死,我并不惧怕——杨开慧致堂弟杨开明》《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任弼时致父亲任裕道》。当诵读到聂荣臻给父母的信中“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时,会场非常宁静,年少的聂荣臻就一腔热血,立志报国的真实写照。杨开慧致堂弟杨开明的信是一封没有寄出的托孤之信,信中言辞恳切,明明知道反动派随时会来抓捕自己,却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这份对革命的执着之情,跃然纸上。任弼时致父亲任裕道的信虽然觉得前途茫茫,但仍然对前途充满希望,“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
曾广喜在点评中说,“聂荣臻在信中提到了自己求学过程中的困难,如实向父母交待了自己的想法,坦诚而执著。而自己对亲人的牵挂,则在谈到照片的邮寄往返中表露无遗。这些细节,无一不反映出革命者的真性情。”“1982年重新整修杨开慧故居时,人们在卧室后墙离地面约两米高处的泥砖缝中发现了一叠杨开慧的手稿,这封信才公诸于世。但信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革命者的无所畏惧”“在从上海启程去莫斯科的时候,任弼时给父亲写了这封家书。在信中,任弼时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寄寓了他对父母、对未婚妻的牵挂和不舍。”
“诵红色家书,做四有青年”是一场有情、有味的思政课,也是青年大学生体验革命先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一个重要载体。一封家书、一段故事、一个传奇、一份真诚。通过青年大学生的诵读,仿佛又有了“生命”,自家书中流淌出的高风亮节,让诵者感动,令听者动容。此次红色家书接力诵读现场展演活动,激发了学子立志读书、报效祖国的热情,对于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