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2025-11-0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10月31日至11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赴怀化开展以“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实践研修活动。学校党委书记邓政,党委委员、副校长王芳以及3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一、探访科研与红色地标,蓄能思政课堂

10月31日下午,研修团队首站奔赴安江农校纪念园与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教师们循着袁隆平院士的科研足迹,先后驻足于当年的实验稻田、简陋的办公旧址。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深入了解了杂交水稻研发历程深刻体悟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的赤子情怀,以及科研工作者扎根田野、矢志创新的奉献精神。参观过程中,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杂交水稻背后的“攻坚克难、科技报国”故事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想信念。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随后,团队统一乘车前往飞虎队纪念馆泛黄的历史照片、复原的战机模型、承载记忆的实物文物,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下,将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与中国军民携手抗敌、守护领空的英勇事迹徐徐展开。教师们深刻理解了“家国一体、共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进一步夯实了思政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情感根基。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二、走访抗战革命圣地,储备红色素材

11月1日上午,团队乘车抵达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在讲解员的陪同下,教师们先后走进受降纪念坊、受降旧址、湖南抗战纪念馆,通过详实的文字史料、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的场景复原,系统梳理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深刻认识到芷江作为“中国抗战胜利受降地”的重大历史意义—— 这里不仅是侵略者递交降书的见证地,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地。面对 “血字碑”“受降桌椅”等历史遗存,教师们驻足沉思,一致表示将把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课程教学,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沧桑、珍爱和平生活。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下午,团队参观粟裕同志纪念馆与粟裕故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教师们通过“投笔从戎”“黄桥决战”“淮海建功”等展区,深入了解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粟裕同志的革命生涯,从他一生当中的“三个不知道”事迹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为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板块补充鲜活案例。

晚上,团队又辗转通道,参加了《通道转兵: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的专题教学。授课专家吴练斌分别从通道转兵的历史回顾、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三个维度,系统解读了通道转兵的战略智慧。随后集体观看了红色电影《通道转兵》。剧中“红军战士过苗寨”“生死关头定方向”等场景,再现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使命担当,教师们沉浸式感受红色历史,进一步强化了“以红色文化育人”的责任感

三、感悟通道转兵精神,汲取育人力量

11月2日上午,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教师们有序开展献花仪式、参观转兵纪念馆与旧址,观赏通道转兵”音乐思政课,并走进东岳宫、宝庆会馆、红军街,实地感悟通道转兵”作为“长征转折点”的重大意义——正是这次“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决策,为红军摆脱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实景与音乐的双重浸润中,教师们接受了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并从中汲取思政育人的力量,助力思政课堂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活动尾声,邓书记讲话强调,安江农校的科研精神、飞虎队与抗战受降的家国情怀、通道转兵的革命智慧,都是可直接转化的优质红色资源,必须用好这些“活教材”。同时,思政课要打破形式壁垒,深入学习音乐思政课的教学形式,用旋律传递信仰、让历史可听可感。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和支持下,此次红色实践研修行程紧凑、内容扎实,既让思政教师在实地探访中深化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也为思政课教学挖掘了丰富的本土素材。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推动思政教师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研修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持续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供稿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欣


上一篇:凝心聚力备精品 协同育人谱新篇——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圆满召开下一篇:一举夺魁!这支教学团队拿下省级教学比赛最高荣誉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 湖南省邵阳城南梅子井学院路

联系电话: 0739-5302313

学校邮编: 422004

学校传真: 0739-5302313

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在湘招生代码: 4715

国际代码: 12600

Copt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206号-1 湘教QS3-200505-00672 湘公网安备 430503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