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写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2015-03-20
 

为了推进学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全面、科学、规范地推进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建设,帮助广大教师做好教学设计,根据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标准的有关要求,特对我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提出如下意见: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整套系统化方法,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建构性,设计的核心为“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学习成果与评价”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是课程整体与部分设计的主要文件。编写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对一门课程及每堂课的教学活动所做的设计蓝图,使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安排能够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学生学习情况充分掌握,并有适当的应对策略。

教学设计方案与传统教案是有明显区别的。传统教案主要是基于教师经验,侧重于计划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如何讲”,而教学设计方案除涵盖传统教案内容外,还要求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程所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来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接。采取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遵循原则

1.职业活动导向原则。课程设计应以真实职业岗位的工作为基础,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情境、教学策略、学习结果评价。

2.职业能力目标原则。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找出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将教学项目(任务)与工作岗位的能力项目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

3.任务或项目载体原则。针对不同岗位,解构岗位的工作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仿真化教学项目或学习任务,将职业工作内容、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培养等融入这些项目和任务中。

4.学生为主体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学习愿望、年龄特点等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吸引人的教学方法;引入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足够、必要的学习资源,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理论实践结合原则。要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选择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作为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和任务的实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每个项目或任务,都要设计理论学习模块和实践操作训练模块,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单元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环节。

三、编制教学设计方案的依据

(一)教育部教育厅有关文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关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意见,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湘教发[2011]60号)文件关于课程建设的指标体系,是我们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政策和导向性依据。

(二)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构建了课程体系,规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确定了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了教学过程等,是我们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三)课程标准

    程标准规定了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与典型任务、课程培养目标、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实施建议等,是我们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教学设计原则上不能脱离课程标准,它是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四、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结构与项目
  课程教学设计根据范围不同,可分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课程部分设计。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是课程的总体设计蓝图,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文件,与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功能相当。一般由课程教学团队负责完成。

包括以下项目:基本信息、课程定位、教学对象分析、课程设计思路、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职业综合能力训练项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进度设计、考核评价方案、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实施条件、其它说明等。

(二)课程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部分教学设计方案是按每一教学单位制定的教师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案,它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脚本。课程部分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按单元、也可以按每堂课来设计,是实施课程教学总体设计的最小授课单位。按每堂课设计教学过程,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的创造性,同时工作要更细致,质量要求更高,原则上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中的一堂课一般为2学时,90分钟,替代以往的课堂教学教案。包括总体设计(教案头)和教学过程设计两部分。

1.总体设计(教案头)的内容应与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中的课程进度设计内容保持一致,包括本次课题目、专业班级、上课时间、学时、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教学资源等有关内容。

2.教学过程设计由教学内容、步骤、方法、手段、学生训练活动、时间分配、作业、小结、教学反思和后记等项目组成。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将能力训练项目、训练过程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即要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五、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教学团队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设计时,贯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理论知识与实践一体化”的原则;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针对本专业职业技术领域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结合专业其他课程的能力培养,进行课程预设能力(技能)目标下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设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互动环节,即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课程基本信息

由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时、学分、开设学期等组成,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一致。

(二)课程定位

1.课程定位要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功能、课程类型等内容。专业岗位或岗位群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描述的一致。

2.课程面向的专业岗位或岗位群中要清晰,培养何种技能,能获得何种职业资格证书或为获得何种职业职格证书奠定基础。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基本素质与学习能力分析。根据我院学生情况,从学生的年龄、入学起点等方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条件。对如何提高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力,制定可行办法。

2.已有知识与能力分析。从学生学习的先修课程情况,分析学习本门课程前已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情况,并分析与培养目标的差距,设计必要的改进办法。

(四)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应详细阐述本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目标实现的途径等。

2.要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下,对职业岗位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和必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确定本课程对应的岗位,培养学生的哪些职业能力,进而打破学科知识体系,根据职业活动和能力目标要求构建课程模块,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和能力训练方法、运用哪些手段来组织教学,确保课程教学与职业需要紧密结合并切实可行。

(五)授课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应该准确描述课程实施后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逐项逐条列出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有其它目标的也要列出。

1)知识目标的设计。要与职业能力目标需要相适应,以够用适度为宜。根据要求高低分为了解、理解、熟悉、识记、掌握等几个层次。

2)能力目标的设计。要努力与职业标准要求一致,描述要明确、具体。一般能力可采用“能做XX”、“描述XX”、“辨别XX”、“画出XX”、“编写XX”等方式。专业核心能力对能力要求的内容描述不能太简单,应采用“会运用XX工具(方法)做XX”、 “能用XX做(分析、处理)XX”、“能依照XX标准(规范)完成XX任务”等方式。要写出“能在XXXX,做到XX程度,达到XX标准”等。涉及工具设备时,不能单纯要求“会使用XX工具或设备”,而应写明:“能使用XX工具或设备做XX或解决XX问题。”

3)素质目标的设计。要符合职业岗位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要与职业标准要求一致。包括按照安全规范操作、事故处理、与人沟通协作、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等能力和素养。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存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应突破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不要以教学资料为主要内容,不能照搬教科书的目录或章节内容的节录摘抄。要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的层次和类型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相应的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课程内容模块。每个内容模块应围绕着对若干个单项技能或综合技能的训练和掌握这些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来构成。

2)知识培养项目设计。根据岗位要求,设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精心挑选、有实用性、针对性的职业岗位任务、项目、案例等实例,精心编排,精心设计,从初步掌握到深化拓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学习过程。

3)单项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围绕职业、岗位或工种的能力需求,设计训练项目或任务、案例等。这些任务、项目、案例等要符合能力目标培养的要求。项目要具有实用性,符合专业岗位能力需求。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训练,要具有相关的知识支撑,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各能力训练项目的排序要与课程内容模块教学的顺序相吻合,要逐一编号列出。每项职业能力训练拟实现什么能力目标,需要有哪些知识来做支撑,需要哪些训练素材、训练后学生能提供什么成果进行展示,都要一一对应列出。

    3.综合能力训练项目教学设计

综合能力训练项目的教学设计是整体教学设计的关键项目和内容,关系到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成败,基本设计要求除符合单项能力设计要求外,要选取反映职业岗位工作全过程(或全部典型任务)的项目,采取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导向的情境教学设计或实战化设计。

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任务(项目内单项任务不止一个)、项目训练素材(项目训练所需的训练条件)、项目拟实现的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项目可展示成果及要求(学生训练成果)、项目实施过程(时间安排、任务分配、训练过程、教师指导)、项目考核和评估(考核方案、技术评估、管理评估)、项目总结(教师对项目整个进行的总结)。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

1)教学模式。项目(或任务)的实施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项目驱动、过程导向。以完成专项工作所必须经过的过程为导向设计、实施课程教学。应尽可能选择或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综合载体。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可行性。 

问题驱动教学设计。以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案来解决问题的方式设计、组织、实施教学。 

训练中心。 以技术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化运用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入掌握必要的应用理论知识和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思路开展课程教学。

体验中心。组织学生深入职业现场或在仿真模拟职业现场的环境中通过职业培训、岗位训练、顶岗实习等方式实施课程教学。

培训中心。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培训与鉴定挂钩,设计、组织、实施课程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 以边教边学、边学边练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

    2)教学方法。除了常用的启发式外,要多用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分组讨论、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场景模拟、演示、展示等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与配置的教学资源,营造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动手动脑,主动构建自身知识、能力、素质体系。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敏感度及兴奋点各不同,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策略。但“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3)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空间,开展空间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件;开发计算机仿真软件,建设仿真操作平台;运用视听技术,拍摄反映工作过程细节的教学录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教学进度设计

教学进度以单元为基本结构,与课程标准确定的学习单元(领域、任务)一致。按照课程内容模块的教学内容顺序排列,符合职业能力训练循序渐进的原则和能力形成及知识认知的内在规律,用序号表示。还要表明各单元教学时间在第几周进行。

授课进程的制定遵循高职学生认知规律,以实现课程整体预设能力目标为目的,根据具体项目(或任务)中知识、能力的关联性和递进性,科学合理的设计授课进程和学习内容。为了对课程团队中所有授课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保证课程整体教学质量,还应对每一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成果、所需教学资源、评价、检查等环节进行设计与简要描述。

(六)考核评价方案设计

1.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的否达到课程整体预设能力目标的必要手段。考核方案的设计应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岗位技能的全面考核,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能力考核。考核与评价方案应根据课程整体预设能力目标,确定不同阶段(单元)的考核方式及分数权重,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

2.考核体系设计。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 

1)形成性考核分为学生平时成绩和能力训练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基本学习素养包括出勤、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能力训练成绩主要考核的学生自我展示能力、文字撰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力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例如:项目策划书、计划书、调查计划与报告、设计规划、项目成果、任务书、案例解说等。每项能力训练项目的具体考核方案在学习指南中要体现出来。

2)终结性考核主要定量考核学生经过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在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程度。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

3.考核项目设计。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要能体现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特别是综合能力的考核。 

4.考核形式设计。笔试、口试、实际操作测试、答辩、实物制作、技能鉴定、以证代考等,考核形式要易于操作,还要能有利于准确反映学生各项能力掌握程度。

(七)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1.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组织教学。将班级教学、自主学习、小组教学等有机结合。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编写详细的自学方案,设计好学习要求、内容、技能训练和自测方法等,充分利用互联网空间上传各种自学资源和作业。对需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学习项目,应采取小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和方式。对核心技能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的指导或小结。

2.科学设计便于组织教学的学习载体。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背景的项目作为教学载体。设计开发一个或多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入整个课程知识、技能、素质,体现明确单项或综合能力培养的项目(或任务)中作为教学的载体。要以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为目的,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方法新颖、有吸引力的学习活动项目。项目(或任务)得设计与选择,要紧紧围绕课程能力目标,充分考虑知识、技能的关联性和递进性,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项目(或任务)中吸取典型工作项目(任务),作为课程学习项目(或任务)设计的基础和蓝本。项目(或任务)的实施还应考虑教学资源的配置,不能脱离我院院情。如:所需的设备、仪器仪表、软件、产品手册、图表、模型、教学课件、网络、规章制度等。项目(或任务)教学结束后应形成可展示的学习成果。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型课程性质的不同, 项目(或任务)可以是一个大型综合性项目(或任务)与多个子项目(或任务)的组合,也可以是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一项目(或任务)的组合。

(八)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的选取。要选择权威出版社出版或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规划的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材。鼓励与企业合作编写符合我院学生特点,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校本教材。核心专业课要编写有实训指导书。

2.教学资料的选取。要为学生指定教学参考书、参考文献,提供自主学习需要的专业网站和学习网站地址、利用大学城网络空间资源等资料。

3.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开发课件、学习指南、任务书、考核方案、习题库、视频库、仿真软件等。要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开发空间教学资源。

(九)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课程教学实施条件包括校内外教学硬件条件。校内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和器材、校外现场实习场地等。

六、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要充分体现基于行动导向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设计特色,充分体现针对不同学生基础制定不同方案的人本化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由教案头和教学过程设计两部分组成。

    (一)教案头

内容应与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中的课程进度设计内容保持一致。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设计的上课时间可能与教学进度设计有一定的误差。

1.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授课时间、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授课内容、授课学时等。 

2.教学目的与要求。简要说明本堂课要求学习必须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3.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本堂课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内容;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 

4.使用教具。包括实物、标本、挂图、模型、投影、PPT、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将能力训练项目、训练过程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即要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1.教学步骤。理论教学为主课程按旧课的复习、导言、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步骤设计。理实一体课程可按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引入(项目或任务引入),实施(项目或任务),深化(加深对职业能力的认识与体会),归纳(知识、能力、素质),创新,拓展,总结,布置作业等步骤设计。实验实训为主的课程可按理论复习、布置任务、示范讲解、学生操作、现场指导、实验实训报告、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步骤设计。

2.教学内容。按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分配本堂课教学内容,突出体现职业能力项目和具体技能。把知识性内容和能力训练内容有机结合。区分复习旧内容和学习新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作业内容等。 根据本门课程的实际进展,更新、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对一些陈旧的、不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内容进行删节。 

3.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练习法、讨论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要素作业复合法、谈话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教学体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每堂课一般不超过五种方法。

4.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本堂课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具、用具、设备,利用仿真软件、网络空间等教学。

5.学生活动。每堂课要尽可能设计一个以上学生活动,除最常见的回答问题、课堂作业与训练外,也可以是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课前演讲、问题辩论、小组讨论、游戏、操作竞赛等。要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6.时间分配。对于新教师,为帮助控制教学节奏,应对每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时间分配,保证重点内容得到充分讲解。

(三)第一节课教学梗概设计

第一节课教学梗概设计主要包括自我介绍、课程整体设计思路、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案、课程教学进程安排等介绍。

七、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格式与编写要求

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风格,课程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学风格的体现。“教无定法”,教师应在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和创新精神,在教案上体现自己的特色。同一个教师,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课、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不同格式的教案。

(一)格式

 1.必要的项目和内容

1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定位、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授课设计(含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教学进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设计、考核评价方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2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案头包括授课题目、授课节次、授课时数、授课时间与地点、授课方式、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具用具及参考资料、实验(或实训)项目(或任务)等。

2.不做统一规定的项目和内容。

课程整体教学方案允许在规定项目基础上增加项目和内容。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过程设计内部可以有不同的步骤和内容,只要体现课程设计的脉络、进程、主线、控制过程、行为引导方式、重要的教师引导语句等。

    (二)排版

1.封面。按提供的模版格式套用。

    2.正文。页面纸型:A4,纵向。页边距:上、下各2.54厘米,左、右边距3.18厘米。行距:固定值20。页码:页脚,居中。字体及字号:题目为“小二号黑体”,文中一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为“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为“五号宋体”。

    3.表格。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中,表格的标题为“五号字体”,内容为“小五号宋体”。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中,表格中一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为“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为“五号宋体”;表格内嵌套的表格内容为“小五号宋体”。

(三)编写要求

1.简明扼要。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上课时用于课程控制的纲领,不需将上课的每句话都写上去,应简单明了,便于使用,做到无论采用何种格式,都要让别人和自己一眼看出。

2.教学过程设计要详细。“详案”不是详细的教学内容,而是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等项目要写得较为详细些,也就是要有较为具体的教学进程、控制过程、行为引导方式、每个环节的教师引导语句等。

3.善于利用各种图表。编写时可以使用各种箭头、符号、记号、图形、表格、简练的文字或不同颜色的文字等来表达课程的控制设计,不必全篇都用文字详尽描述。

4、注意逻辑关系。要熟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不能与上述文件矛盾。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单项能力训练与综合能力训练,过程考核与考核,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等的关系。协调好单元内每堂课之间、单元之间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具体目标上的递进关系。

八、课程教学设计工作的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职责。由教务处制定宏观性指导意见并监督实施,各系(部)负责审定,系(部)属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编写和实施。每年7月份根据定稿后的课程标准,由教研室指定课程负责人执笔,经教研室集体讨论后,上报系(部),由系(部)审批同意后实施。凡未经审批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不得进入正式课程教学程序。

2.充分调研。专业带头人或负责人应带领本团队充分开展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明确各专业课程服务的岗位和职业能力目标,所有教师对所任教的课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期开学前做好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第一节课教学梗概设计。一门课如有多位教师上,则指定一名课程负责人负责召集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开展讨论,确定标准后再执笔,凡是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都应按照此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质量将通过课程评价标准来评定。

3.分批实施。所有课程分期分批完成课程教学设计,凡评定不合格的课程设计须由教研室重新组织讨论,重新设计。

4.定期修订。教学设计应根据行(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及时体现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每年随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而进行修订。

    九、正确处理课程教学设计(教案)与课件的关系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案)是一堂课的设计蓝图,是实施教学的方案。

多媒体课件是增强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之一,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课件是对平面教案的补充,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及能力的工具和手段。

课件并不是教案,教案中的有些内容是不能或无法在课件中表现出来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把长篇累牍的教学内容(甚至是教科书的摘抄)搬上屏幕,并不是课件。

多媒体课件应该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精选内容,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声像聚齐,利用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录像、视频剪辑等形式,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功能和视觉、听觉效果,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演示,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达到目的。

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设计(教案)与课件的区别,正确处理教案与课件的关系。教师既要做好课件,更要写好教案。

十、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下载附件/site_admin/kindeditor-4.1.10/attached/file/20150320/20150320110426_4663.doc

                                        201536

上一篇:关于做好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下一篇:2015年教学工作要点
0739-5302313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 湖南省邵阳城南梅子井学院路

联系电话: 0739-5302313

学校邮编: 422004

学校传真: 0739-5302313

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在湘招生代码: 4715

国际代码: 12600

Copt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206号-1 湘教QS3-200505-00672 湘公网安备 430503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