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邵阳日报》系列报道之二
——邵阳职院高就业率的奥秘之二
记者 李超 徐一雄 通讯员 袁有华
三大名校的有机结合,给邵阳职院带来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给邵阳职院指明了全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邵阳职院着力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同步发展,努力为学子成人成才铺就一条光明大道。
调专业
职业教育的重任之一,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邵阳职院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并逐步形成了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设置决策机制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专业(群)深度对接邵阳支柱产业。
学院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工科专业实践课课时占专业课课时比率51.5%,文科专业为40.2%,形成了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三层次四环节”实践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62个、校外实习基地80个。
目前,邵阳职院已经形成了制造和财经两个重点建设专业大类为主体,生物制药技术与旅游管理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生物制药技术、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竞相争艳的新型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造名师
成功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做保障。近年来,邵阳职院充分整合原有师资基础,并建立了比较科学的教师管理机制,在职称评聘、利益公配等方面实行了向教学一线倾斜的政策。为吸引和稳定教师队伍,在晋职晋级中坚持优优先的原则,严格条件进行岗位聘用制改革,实行了副教授以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专项津贴。近年来,通过外引内培,建立起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过硬、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为了充实教师队伍,学院每年主动到省内外著名高校挑选优秀研究生来校任教,同时,为了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学院注重从大型企业引进高素质高职称的专业人才。
学院不断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如对青年教师实行以老带新制度;每年选送20多个老师参加省内外的教学业务培训,建立了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制度,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每年有10多位教师通过考试进入各知名高校学习;选派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访问交流常态化。学院教师学习提高已蔚然成风。
通过引进和培养,学院涌现出一大批能力和水平突出的教师。2012年,在湖南省教育信息化竞赛中,学院选派的三名选手全部获得二等奖,其中一名选手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获二等奖(湖南代表队最好成绩);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教师谢玉萍获得一等奖(高职院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教师刘友成参加省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竞赛获得二等奖。
探新法
当下,传统的那套“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教育模式早已不在适应现如今的职业教育,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从2011年开始,学院全面推行“职教新干线”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2011年秋,邵阳职院为全院师生配发了大学城空间账号;次年3月,学院邀请知名专家来校做了依托大学城空间的有关教育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等专题讲座;6月初,全院举行空间教学公开课活动;6月末,第一次评选教师优秀空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两年来,邵阳职院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实现了从无到省内前列,信息化教学水平实现了从藉藉无名到省内“黑马”的跨越。
紧贴市场的专业结构为学子就业指明了方向;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夯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带给了学生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些,已经让邵阳职院的毕业生成了用人单位眼里的“香饽饽”,然而,在邵阳职院全体教师眼里,学生的成才之路才走完了一半。那么,教师们所谓的“另一半”又是什么呢?敬请关注《邵阳职院高就业率的奥秘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