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至27日,上海国际时尚饰品展吸引了来自40余个国家的500余家展商。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以“非遗+时尚”破圈姿态,以“非遗+时尚”为核心,展出了近百件兼具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感的作品,斩获欧洲、非洲企业订单,开创“职教出海”新模式,为传统文化全球化探索出可复制路径。
作为湖南省唯一参展高职院校,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以“跨界・融合・全球化”为核心理念,精心打造非遗创新“三件套”——缠花、盘扣、挑花,引爆了国际时尚圈。
以真丝织带为骨、桑蚕丝为衣的《蜻蜓缠花系列》发簪耳饰产品,引得欧洲饰品时尚买手Lumière的赞叹:“这种工艺的精细度和色彩表现力令人震撼,完全符合欧洲高端定制市场需求。”从旗袍纽扣演变为独立艺术品的《崀山八景》主题胸针,采用盘扣技艺诠释邵阳自然资源,设计一系列胸针、项链、耳环、手链等产品,广受好评。结合南非家居品牌“AfroChic”当场提出联合开发家居装饰品的意向,计划将盘扣元素融入非洲传统织物设计;邵阳本土花瑶挑花技艺与当代服饰碰撞出的《星辰花瑶》系列丝巾,凭借“一针一线皆故事”的文化叙事,与欧洲观展企业达成初步授权协议,未来可登陆欧洲市场。
“我们培养的不是单纯技艺传承人,而是懂文化、精设计、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产业学院负责人表示,这种“教学工场+产业基地”双轨模式,使学生毕业即具备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从展到产,从校园工坊到上海国际展台,再到欧洲非洲的订单合同,这场“出海”之旅,不仅让世界看见中国非遗之美,更探索出一条“文化自信—产业自强—国际自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据悉,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产业学院成立于2023年,是全国首批聚焦非遗产业化的高职产业学院,现有花瑶挑花、宝庆竹刻等6个大师工作室,与18家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基地,2024年获评“湖南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楚怡产教融合基地”。目前,学校已启动“数字纹样库”建设,将缠花、挑花等经典图案数字化,供海外客户在线定制,同时联合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车间,确保文化符号与商业需求精准对接。同时,艺术创意学院服装设计、广告设计专业已实行“项目制教学”,学生作品直接面向市场,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懂技艺、懂市场的新生代,推动非遗教育从“技艺传承”向“文化运营”升级。
(供稿 艺术创意学院 曾绮云)